台湾人移居澳大利亚——抹掉前半生的一场豪赌

倩锋今年 37 岁,来澳洲已经 7 年了,按照他的说法,这 7 年发生的变化比他前三十年加起来还多。

“我原本在台湾念到了硕士,现在却来这里煎牛排。”倩锋现在是澳大利亚一家意大利餐厅的主厨,牛排和甜点都是他的拿手技艺。

但他当年读的专业是金融财会,一个原本有着大好前景的行业。

不幸的是,他毕业那一年,正好赶上全球金融危机,金融业一片萧条,不得已,他进了产业界做财务。做了几年,也积累了经验,但是他说,看不到未来。

“在企业里做财务,总是比不上业务部门,职业的天花板就在那里。”倩锋最后下定决心,要改变人生,于是作出一个关键决定,申请了澳大利亚的打工度假签证。

那一年,他已经 30 岁,是打工度假签证申请人的年龄上限。

澳大利亚的打工度假签证不看资历,不问职业,只要不超过 30 岁,具备基本的英语能力就能申请,只是时间很短,只有一年,最多续签两次,而且限定不能给一个雇主连续工作六个月,其实是为了方便本国农场雇佣临时劳工用,但不失为一条润去澳洲的低门槛渠道。很多人拿到签证后,先去澳洲农场打几年零工,然后找到工作或者上学,转为工签或学签,于是顺理成章留了下来。

Bella 也是在 30 岁拿到打工度假签来澳洲的,她是倩锋的老乡,都来自台湾,谈起出走的原因,她感慨说,台湾的职场环境对女性,尤其是结婚生育的女性太不友好了。

“在台湾,很多女性都感受到职场的歧视,尤其是结了婚,生了孩子的,大家就会认为你不愿意为公司奉献,不肯加班。”Bella 一气之下,只身来到澳大利亚打工。头一年里,她吃了很多苦,因为农场的工作实在不算轻松。那时正好是夏天,她白天冒着高温,不停地举起双手剪掉一串串的葡萄,一天下来,手臂酸痛得根本抬不起来。

“总算熬过来了!”Bella 在打了两年零工后,顺利在她的老本行找到了工作 – 美甲师。

“这里的工作氛围很好,不管是老板还是顾客都很尊重你,不会因为你是女人就瞧不起。大家都以专业能力来评判人。”Bella 很高兴能在澳大利亚从事她喜欢的工作。在台湾,一般人可能会瞧不起这些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但在澳洲,美甲师的收入甚至比很多办公室白领还高。

倩锋对此也身有同感。当初他打了两年工后决定读烹饪学校时,家人都很不理解。在老辈人心中,穿着西装坐在办公室怎么都比油腻腻的厨房工作要好。然而,倩锋告诉他们,澳大利亚的雇主非常重视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厨房收拾得十分干净,而且舍得购买抽油烟设备,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

由于工作出色,倩锋得到了雇主的认可,为他提供担保,申请到了永居。

“我并不是团队里的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倩锋告诉我们,其实这家餐厅里大部分人都是来自各国的移民,连老板都是从南非来的,所以为员工办理工作签证,永居身份等等都是家常便饭。

澳大利亚是个移民国家,但也不是谁都可以来,准确地说,政府只欢迎他们想要的人才。每年澳洲政府会发布一份紧缺职业清单,梳理各行各业短缺的职位,虽然年年都有变化,但有两个职位几乎从没出过清单,那就是厨师和护士。而这两个职业中,厨师又相对外国人更容易一些,因为护士必须有澳洲的注册资质。

倩锋正是考虑到这样的现实,才选择了厨师作为自己后半生的职业。然而人生过半突然推翻了前半生的积累,到底值不值得,只能是各人自己给出心中的答案了。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