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和北欧人有过许多往来,也曾赴丹麦短住过一段时间。那次北欧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和很多人的想象一样,北欧人的确相当“懒惰”,上班时间没有标准,全凭个人意愿,下班亦如是,下午才至四点,大街上已是人声鼎沸。人们悠闲地围坐在一个个露天酒吧里,一边喝着自酿啤酒一边大声聊天。郊区也满是背着高尔夫球杆或网球拍的人,三五成群行走在草坪上。偶尔一辆城铁从市区开来,带来大群的骑行族,在自行车道上呼啸而过(丹麦人可以携带单车上城铁)。
路边酒吧的热闹场景每天下午都会上演
然而,如果说以上情形就是北欧人生活和工作的全部,却也并不尽然。我也见过来中国出差的瑞典工程师主动熬夜加班,帮助合作伙伴改进生产。尽管这种事情并不常见,但他们对工作的负责态度即使在日常的接触中也能感受到。这大概是最理想的职场状态了——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平衡,同时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尽管有时候显得竞争力不足,但只要抓住细分市场做出特色,也会有自己的生存机会。
从北欧的整体经济结构可以看出,他们走的既非亚洲国家规模生产,以制造业为中心的道路,也非西欧美国的研发导向和技术制胜路线,而是结合自己的优势抓住中端轻奢消费者市场的特色产业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中,无论是卷价格还是卷技术都是行不通的,它更需要创意,需要文化符号的加持,需要塑造全世界消费者对北欧的向往。
这种模式当然是一种小众选择,但却相当成功。2023 年北欧五国的人均 GDP 都保持在了 6 万到 7 万美元,是不折不扣的发达国家第一梯队。但和中东富裕国家豪车遍地,人们挥金如土的景象相比,北欧人过得相当低调。哥本哈根的街头很少有豪车出现,甚至连车都不多,人们大多选择骑车出行。城市里几百年的老旧建筑比比皆是,奢侈品店也只有游客才会光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北欧人不愿花钱,假日期间,连接欧洲各国的欧洲之星列车总会载满出游度假的人,平日里各种文化活动也总是场面火爆,人潮涌动。可见北欧人的消费观念里,文化和精神类产品占据了更高的比例。
即使如此富裕,丹麦人依然将自行车当作主要交通工具
但除了文化消费外,北欧人另一个支出的重头是专业服务,主要在商业渠道支付。在我驻居哥本哈根的那段时间,我就发现丹麦的市场是一个高度分工和细化的体系。任何一间市场主体都会连接数十个供应商和服务商。小到一间旅馆,大到跨国企业。内部大多数流程都关联着外部合作商。这些合作商大多规模很小,从几人到十几个人的小微企业,没有昂贵的厂房和技术设备,而是凭借在某个商业流程中的专业度赢得客户的外包合同。
北欧经济就是由这种无数小企业交织而成的网络构成的,它们像碎片一般分割了整个市场,也将整个市场的利润分化到千千万万个小型市场主体中去。
在很多国人的观念里,这种高度碎片化的商业模式无疑是低效的。中国商人总是相信规模效应,垂直整合,就像卖奶茶的总是想要将上游的珍珠粉圆和水果都抓在自己手里一样。这些年,国内产业也的确靠着规模和产业整合做到了世界工厂的地位。我们在许多产业当中都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产量,并能给出最优惠的价格。我们的商品畅销全球,占领世界市场。然而我们却没有达到当年日本企业攻占全球市场时的收入水平,反而是职场越来越内卷,此起彼伏的裁员潮和员工猝死事件笼罩在每个打工人的心头。
为什么中国企业如此具有竞争力,员工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真的只是中国商人的良心坏了吗?
经济规律决定职场型态
想要搞清楚国内职场与北欧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的原因,我们需要回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中去。周所周知,经济关系千变万化,但基础都是建立在供求关系之上的。当供应满足不了需求时,商品价格就必定会上涨,此时供应方占据了市场话语权,能够攫取最大的利益。这就是人类在工业革命前的常态,土地掌管着生产,所以是财富的主要来源,因此各种政权都围绕着土地展开争夺。然而自工业革命之后,尤其是二战后智能革命全面提升了全社会的生产力,人类就已进入了生产过剩时代。一个显著标志是制造业的利润率不断降低,大多数利润都被掌握市场渠道的品牌商和营销方拿走。
但生产制造恰恰是国内产业最主要的形式,亦是我们的优势,过去二十多年,我们依靠出口积累了庞大的财富,但这些财富大多数都投入了扩大生产和房地产中,而没有用于广泛地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福利,这就导致我们的消费力始终没有赶上生产力的进步,结果便是严重的产能过剩逼着生产商不得不陷入价格竞争当中,也进一步传导到了职场,导致 996 的工作方式盛行。
反观北欧国家,政府提供的丰厚福利保障以及极高的工资水准,都为普罗大众创造了强大的消费力,这就保证了千千万万的小企业能够寻找细分市场,为人们千奇百怪的偏好提供各种需求,而人们不必总是用低价去竞争,都可以获得自己的市场,这进一步让健康的职场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在需求越来越成为经济中主导的力量下,人们的消费力才是国家或者社会真正强大之处。这就是为何美国早已失去了制造业,然而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仍然把持着最大的话语权的原因,因为其坐拥庞大的消费市场,也就拥有了影响全球经济甚至政治的底气。
如果我们也希望拥有一个良性的职场,提升人们的消费力就是必然的做法。而要让人们能够消费,敢于消费,除了工资水平的提高外,良好的福利保障,公平的法治与和谐的社会环境都是不可缺少的基础。这也是我们期待产业升级后能够带来的真正改变。
勤劳不一定致富
中国人一直以勤劳节俭为美德,然而这种传统观念只适合农业时代。在供应匮乏的经济体系下,财富与生产是线性关系,多产出一点就多一点的财富。但如今需求端才握有话语权,谁掌握市场谁才能得到最多的利益。因此我们会发现,离市场越近的人,分得的利润总是越多。这就是为何网红能赚到大钱,还能反过来拿捏生产厂商。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谁能把产品卖出去,谁才是王道。
在需求总是显得不足的当代经济中,人为创造需求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正是欧美国家前几年给企业和公民发钱和免税的逻辑。因为他们知道,要维持经济的活力,就必须维持足够的消费力。如果人民自己缺乏消费动力,就由政府强行推动。
在这种新经济思路当中,北欧国家的过度福利似乎就成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福利就像政府为人民消除了顾忌,于是人们的消费支撑起了北欧企业做好细分市场的基础,使得全社会都能从广泛的消费中获益。